1.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2.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4.试剂、染色液以及抗生素的质量控制;5.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
1.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
实验室人员的分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相应岗位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2.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微生物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箱、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冰箱、水浴箱等。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
3.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无菌试验,每批培养基在高压或过滤除菌后均要抽取样本进行培养,以证实无菌生长。
②支持生长试验 以适宜的菌株接种,经培养应生长良好。
③选择和抑制生长试验,对选择性培养基应至少分别选1株可生长、1株被抑制菌进行接种培养,可生长菌应生长良好,被抑制菌应不能生长。
④生化反应培养基至少应分别选阳性和阴性反应菌株各1株,以证实应有的生化反应。
4.试剂、染色液以及抗生素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
(1).革兰染色IQC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2).抗酸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测试、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定量药敏试验(即MICs测定法) 以及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1).ESBLs测试的质量控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原NCCLS)目前仅提供了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测试标准。其测试标准参照最新的CLSI文件。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
(2). 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ATCC31426(β-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53)和淋病奈瑟菌ATCC43069(β-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3).纸片扩散法及MIC测定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质控试验条件、质控菌株选择及质控允许范围参照最新的CLSI规定。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
5.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
标本的采集:采样时间一般选择疾病的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或用药前采集,食物中毒的标本应及时采集可疑食物等。
盛装标本的容器:除大便、肛拭子、咽拭子和痰等标本外,其他标本均应无菌操作采集,并以无菌容器盛装。
质控菌株的保存
(1) 使用中的质控菌应贮存在胰大豆琼脂(非苛养菌)或营养丰富的巧克力琼脂斜面(苛养菌),4-8℃保存,每周传代一次。
(2) 长期贮存,可用5%小牛血清肉汤,10%胰大豆肉汤,10%-15%甘油,脱纤维羊血或脱脂牛奶,于-20℃甚至更低温度保存。应以不明显改变菌株原有的抗菌谱为标准。
(3) 每次使用前应把菌株传代到相应的平皿上或使其获得单个菌落。
未名雷蒙特秉承“绿色、环保、智能、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致力推广绿色智能实验室的设计方案和工程建设。为客户提供绿色实验室设计,实验室通风工程,实验室净化工程,实验室水、电、气系统工程,绿色实验室家具,实验室设备,实验室仪器,实验室3S超市等。并提供专业的实验室技术,实验室顾问咨询,实验室认可,实验室安全培训等实验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