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层面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叶冬柏10日在北京表示,接下来将会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科技发展需要、科研基础条件和合作意愿,建设一批新的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技部当日举行“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媒体通气会。叶冬柏凭着一组数据介绍,近年来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创新合作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人文交流方面,2013年中国中国科技部启动实施“亚非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目前已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蒙古国、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埃及等国家的200余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在各领域进行科研工作;2011年到2016年,中国科技部共举办了200多个发展中国家技术层面培训班,学员总数超过5000人;
共建联合实验室方面,中国科技部相继支持中国—蒙古生物高分子应用联合实验室、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联合实验室、中国—柬埔寨食品工业联合实验室、中国—尼泊尔地理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东盟海水养殖联合研究和示范推广中心等联合研究平台;
科技园区合作方面,包括埃及、伊朗、蒙古国、泰国、老挝等在内的多个国家明确表示进行科技园区合作需要,中国和部分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

技术层面转移创新方面,中国科技部已支持广西进行“中国—东盟技术层面转移中心”建设、云南进行“中国—南亚技术层面转移中心”建设、宁夏进行“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层面转移中心”建设、新疆进行“中国—中亚科技合作中心”建设、江苏进行“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层面转移虚拟中心”建设等。
叶冬柏表示,接下来将会在上述四方面继续积极谋划、做好工作。其中,将会在农业、能源、交通、通信、资源、环境、海洋、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医药健康、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新的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充分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积极性,集成联合研究、科技人才交流和培养、先进适用技术层面转移、科技形象宣传展示等功能,搭建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