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科技部公布了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2016年,科技部委托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会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结合体,对生物和医学领域共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独立评估。经过评估,20个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46个实验室被评为良好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特殊值得关注的是,1个实验室未通过评估,8个实验室要求整改。
除了公布评估结果外,《通知》还通告了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整体发展情况。《通知》指出,在本评估期内,75个实验室实到总经费208亿元,其中国家科技任务经费155亿元,占实验室实到总经费的74%,平均达到2.78亿元以上。
75个实验室共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占评估期内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院士人数一半;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64个;新增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93人;新增“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计划”)274人。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8人,约占同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总数的60%。
75个实验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6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8项。在学术影响力方面,大约一半以上的评估专家认为80%以上的参评实验室处于领跑、并跑水平。
《通知》指出,希望各参评实验室、依托单位和主管部门认真总结经验,针对评估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聚集优秀人才、承担重大任务、促进协同创新等方面的作用,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更大贡献。